限行尾号是:
 限行尾号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典型引路

政法干警逆行而上,谱写青春之歌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年04月01日     点击:

2020年新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开来。自疫情发生后,望都县司法局迅速反应,积极行动,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组织广大政法干警积极主动地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事迹感人的先进典范。

俎兆宇,男,汉族,19932月出生,望都县司法局科员。作为一名政法工作者,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先锋本色;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他始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二,一家人的团聚刚刚结束,面对单位人员疫情防控人员不足的情况,俎兆宇同志不惧危险,主动放弃休假,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文件收发和信息的上传下达,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政策、信息得到准确传达和及时处理;积极投入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多次赴村和社区发放宣传单、张贴倡议书、讲解防疫知识,倡议广大居民学习防疫知识、增强防护意识,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大街小巷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没有防护服、也没有隔离衣,除了口罩,没有其他的安全防护,但为了阻击疫情和群众安全,他依然义无反顾,他说:“虽然从初三开始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决心,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疫情一定会很快被战胜!”

同时,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帮扶村群工站长,俎兆宇同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解决群众困难。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始终身先士卒,多次赴所帮扶村防控工作一线,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排查、村口值班劝返等工作,他联合村干部利用村里大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期间法律法规和防疫知识,协助村干部对公共场所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消毒,晚上他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了解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建立问题台账并及时沟通解决。赴村帮扶期间,中午只能简单的吃泡面,但是他仍然乐在其中,他说:“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作为群工站长我必须以身作则,唯有继续努力,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信任。”

岗位就是年味,在疫情到来的这个春节,是所有人最寂寞的一个春节,身为一名公职人员,他在春节期间始终与工作相伴,在全县疫情防控的关键之时,他始终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当中,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政法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打破了往日的祥和,每天人们的交谈中总是“增长了多少?有多少疑似病例?”越是这样危险的情况,基层政法干警越是深入一线。自接到取消休假,正常上班的通知以来,赵宇同志就深入在一线,恪尽职守,严格按照上级防疫工作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用责任和担当彰显为民服务的使命。

面对疫情,冲锋在前。防输入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赵宇同志深入基层,排查辖区内各村从湖北返乡的人员共计49名,深入了解其活动轨迹、身体状况,做好这些家属的居家隔离解释工作,在门口张贴提示卡,提醒村民注意,少串门、少接触。做好这些人员身体状况的记录工作,严防病毒外来传播。

面对疫情,把好入门关。每天早早入村,在村口协助村干部做好出入村人员及其车辆的登记工作,规范检查站点的记录,人员信息、车辆信息、身体状况,全部准确登记在册。对于个别值守人员遇到熟人进村,不好意思开展工作时,他总是上前制止:“咱们要对全村的老百姓负责啊!”及时纠正把口不严的问题。

面对疫情,做好回访工作。对于出村返回居住地的人员及时了解这些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将这些信息登记造册。有时回访工作还不被理解,不愿透露身份信息的人员,他总是耐心的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这些人员的疑虑。出村人员的信息台账建立起来,做到一人一档,截止到227日辖区内出县人员共计211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政法干警默默付出的结果。

面对疫情政法干警逆行而上,谱写他们的青春之歌,相信不久的春天疫情终会过去。

新春佳节,新冠肺炎突然来袭,自正月初三起,望都县司法局高岭乡司法所所长王潮积极响应上级和乡政府要求,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成为乡镇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坚守在防控一线。

经高岭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由王潮负责全乡各行政村的消毒工作。领到任务后,他深入全乡17个行政村,经过实地摸底调查,发现各村均存在缺少消毒液等消杀用品的情况。遂经乡政府统一调配,按各村人口数,为村里发放84消毒液、泡腾片等消杀用品。并且建章立制,要求各村检查站每天不少于3次消毒,村内主要街道和垃圾点、隔离人员家每天不少于1次消毒。经过细致安排和不断努力,现高岭乡辖区各村积极消毒,主动作为,提升了疫情防控消毒工作效率。

在完成全乡各村消毒工作后,他又根据工作安排,成为葛家村疫情防控“包村干部”,入户摸底、返乡人员建档立卡,外出人员登记测温、张贴防控知识宣传单……面对更加繁琐细致的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坚持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针对葛家村是拆迁改造村,年前刚刚完成反迁工作,部分未搬回的住户在年后想要回村查看新房、装修房屋的实际困难,部分村内在外居住人员的进出问题成为了葛家村防控工作的难点。面对实际问题,王潮通过实地走访、向村干部了解情况等方法,专门为村民设计了“葛家村村民出入证”,要求每户每两天仅限一人次外出,并且同村内工作人员一道严格管理,村内人员进出问题得到解决,此举也获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认可,村内人员外出得到了有效管控。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展,上级要求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王潮也积极对标对表,实现了自己工作的两手抓,两手硬。一是保证完成乡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二是精益求精,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保证特殊时期平稳、万无一失。在此阶段,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保证社区矫正人员安全、健康,他积极转变传统工作思路,变“线下”为“线上”,一是要求社区矫正人员每天在微信群发送位置,思想汇报写好后暂缓上交,拍照发送。二是要求社区矫正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好村内管理,确保不出现任何违法乱纪行为。三是正确引导,树立典型。在微信群发出消息,号召有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主动报名,争做志愿者。对有先进做法的个人实名表扬,在社区矫正人员中形成了遵纪守法,积极奉献,主动做为的良好氛围。

王潮同志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单位的一致认可,在受到表扬时,他也只是笑着说了一句“没啥好表扬的,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尽了该尽的责。我们就是防控战线上的一颗颗螺丝钉,拧紧了,砸实了,防疫工作就胜利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