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尾号是:
 限行尾号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尧母陵(庙)遐思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年12月30日     点击:

          尧母陵(庙)遐思

                                                           刘跃敏

太阳从沉睡中醒来,朝霞照临家乡望都,每一寸土地、每一栋房舍、每一株花草树都沐浴在万丈光芒之中。望都古属冀州,尧母故里,幅员辽阔。人们因感念尧母的功德,故把这一地域以尧母之名称为庆都,地原系庆都一隅尔,尧母生于斯葬于斯,尧母遗风世代流传,历数吉年而不泯。怀着浓浓的思昔缅古之情,我走进复建竣工在即神往已久的尧母陵(庙),一睹其风采。

思绪徜徉之间,花香阵阵袭人,翘首凝望,五凤墙岿然屹立在尧母陵北面,肃穆庄重,有尧为五凤之首,四凤代表四大臣,“一凤升天,四凤和鸣”之说,表示君臣团结协作,上下同心,国家兴旺。前有一株古槐冠如巨伞荫翳蔽日,枝干粗壮虬曲苍劲,刻满了岁月的年轮,凝固着沧桑悲状的历史故事,轻风拂动,让人情不自禁地以为将然有彩凤栖息枝头。就这样枝杈的片片绿叶、串串花朵、缕缕清香,倏忽一下飞涌出了那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真如明朝张居正《庆都毓圣》所言“灵钟圣母,冥感神通”。据说尧母陵道边有古槐一株,粗至数十围,相传尧母仙逝之际凤凰下令众鸟聚拜行礼,凤凰曾栖息其上,人称凤凰架。其南有亭,称“砚金亭”;下覆一井曰“ 圣泉”(即鸡鸣井),相传是一雄鸡感念尧母救养之恩常常落在亭子顶上哀鸣,人们赞其忠诚遂把它埋在井亭旁,若投入井中一枚钱币,就能听见天鸡鸣叫声,故称鸡鸣井。东面飞阁流丹、气势雄伟的尧母大殿内龛祀端庄肃穆的尧母像,两侧是形态逼真、衣纹流畅、色彩鲜活的童男童女,惟妙惟肖,可见匠心独具。此外的建筑还包括尧母祠、书院、牌坊、东朝房、西朝房、大门、二门等,皆造型古朴优美、用工精巧、古香古色、美轮美奂、堪称一绝。陵(庙)内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叠砌的玲珑假山,槐榆交荫宏敞而幽秀,远则群众峰花攒翠岗画罨,近则九水环清,涵泓毓粹,香火绵延不断。闭目遥想当年,参天古木中林立着数十余座殿、阁、楼、亭、台、祠,檐下重叠挑出加之彩绘,远望如重峦叠翠,红墙黄瓦掩映闪烁于婆娑树影之间,绿水碧波绕廊而鸣奏,殿、阁、楼、亭、台、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肃穆,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令人情悦神爽、肃然起敬、万千感慨。

 有诗云“诞圣名犹茂,开唐业故隆。云沾瑶席冷,日晃翠帷空。松柏连高陇,丹青落旧宫。惟馀土阶在,独见古皇风”,此诗所赞的正是位于望都县尧母陵庙的往昔景象,整个陵庙建筑独特,造型宏伟,气势壮观,布局巧妙,典雅古朴,精致灵秀。每当日华东上,烟霞蒸郁,紫翠交辉,尧母陵台掩映于一片瑞霭之中,景色非常美丽,成为望都八景之首,号为“灵台瑞霭”。

为先人建造陵墓是中国人的习俗,而且陵墓和祭祀规格都与墓主人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名气息息相关,凡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最高统治者还会给予褒奖授予封号。尧母也不例外,东汉章帝曾派使者祭祀尧母陵,并封其为“灵台大母”,历代王朝对尧母陵()都有修葺,或君王亲临致祭,或文人政客,歌颂尧母之德,弘扬孝悌之道。诸多表明尧母是华夏最伟大的母亲。尧母庆都本是炎帝部落陈锋氏之女,相传呱呱坠地时有“龙生虎养”奇异之说,后得伊祁长儒抚养,秀外慧中,有着出众的禀赋、灵性和博厚之德行,终嫁与黄帝重孙帝喾为妻,感赤龙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尧母庆都博爱苍生,母仪天下,福祉华夏,将尧抚育培养为施仁政、举贤才、倡孝道、公天下的“功德满天下”的国祖大帝,从而得到尧帝的孝敬和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中华第一母亲”。所以尧母是中华民族的国母,成为中华龙文化的重要起源,又是中华孝文化的最初典范,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尧母的母仪风范和教化之功也为数朝历代所赞颂。也奠定了望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往昔的浮想联翩中,恍惚已然来到帝尧庙,大哉殿赫然巍峨矗立,气宇轩昂,雕梁画栋,光彩夺目,实为邑人心目中圣土。帝尧庙遗址位于县城东关,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至康熙年间帝尧庙已呈现大哉观乎,巍峨宏敞,岿然帝子居矣的盛大景象。大殿三进,殿后有碑房、书房等建筑。庙前有高大牌坊,横额书则天帝范,取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意。正殿内祠帝尧圣像,殿头匾额题大哉殿。正殿前有楹联一副,上联三皇一本,下联五帝同根。正殿前的两株古柏,表皮银白,质地坚实,两柏高二十米,西面一株树围约长三点零五米,击之有铁器之声,故称铁柏;东面一株树围约长三点一米,因敲击东株树干发出铜器之声,故称铜柏,俗称双柏为“铜铁柏”,年代久远,死而不朽,石化一般,傲然挺立,像天造地设一般,让人叹为观止。有民间传说,古柏曾枝干虬劲,展翠摩云,参天蔽日,直抵苍穹,如凤舞龙翔,流火夏日则是一片清凉国境;苍柏翠荫之下,遍布的帝王、重臣及文化名流参拜题咏的金石碑刻又增添了神圣内涵和传奇特色。“铜铁柏”还蕴含着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特别是在欣赏铜铁柏时不难发现,这两株古柏品种为“拧丝柏”,尤其是尚保留的八个老枝杈不难发现树皮如麻花一样拧着顺时针盘旋而上,给予人的是一种雄劲和力量。为何这两株古柏会成为“拧丝柏”呢?原来是跟尧、舜有关呢,传说尧老年时认为“不能私一己而病天下”,听说舜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四处寻找,行至一山下,有人说“那位唱歌的樵夫正是舜啊”,尧于是沿着崎岖山路紧追不舍,为防止迷路顺手把身边的小柏树一拧,舜终于被尧求贤若渴的精神所打动,答应出山佐政,接替尧的禅位而号令天下;而那些被尧拧过的小山柏也从此开始拧着长变为“拧丝柏”,舜为报答尧的知遇之恩,把他拧过的小柏树移栽到尧的故里和重要的活动地,其中两株就栽在望都帝尧庙处。神圣的内涵、美丽的传奇、玄妙动人的故事,都使望都古八景之一的“尧庙苍柏”当之无愧成为为望都千年历史文明的瑰宝之一。

在漫长的岁月中,陵、庙曾经历灾害战火毁损,但是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明清时代最为兴盛,回环曲折,终成现在宏伟的规模。

“圣迹传尧母,帝勋颂则天”,漫步古迹荟萃的氤氲遐思里,一路行来,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品味。这里的墙,气势恢宏,似一道山峰屏障,又如宽厚的臂膀,将这幽美恬静的古迹揽在怀里。春季花草满园,欣欣然绿意蓬勃;夏天骄阳似火,葳蕤而径幽香远;秋来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冬日岁暮天寒,白雪皑皑,粉装玉砌。无论何时拾级而上,举目眺望,这陵,那庙,都是一幅幅美好怡人的画卷,悠远的传奇故事都耐人寻觅、触动人心、激荡情愫。千百年来,尧母之古风、尧之道德积淀而成的文化,深深融入了尧母故里的历史文化长河里,望都,必将再写下新时代里浓墨重彩的又一笔。

0

000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