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望都法院执行干警巧用“六尺巷”典故,成功执结一起亲属之间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
原告孙某和被告孙某某、石某系亲属关系,原被告作为家庭经济组织成员在1991年农村土地承包时每人承包地为1.7亩,后因申请人孙某外嫁,其承包地被孙某某及石某一家占用,遂将孙某某、石某告至法院,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原告孙某对涉案土地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被告孙某某、石某并未按照判决内容积极主动履行,遂原告孙某向望都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迅速开展工作,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等相关手续,同时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详细情况,分析研判案情。执行法官考虑到此案虽“小”,但事关家庭和谐,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很有可能会使双方积怨加深。于是多次联系申请人及被执行人协商,但兄弟两家情绪激动,各执一词。
执行法官遂联系村干部,让其帮忙出面协调,同时进行现场勘测,找准双方核心矛盾。“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你们都是亲兄弟,平时有什么困难应该互相搭把手,今天大家各退一步,该协商协商,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执行法官通过引用“六尺巷”的典故,并结合《民法典》中涉及相邻关系的相关法律规定,讲法理、论人情,终于在村干部和执行干警的积极协调下,在各方的监督下,确定土地四至范围并当场固定好界址,被执行人向孙某交付土地,案件顺利执结。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下一步,望都法院将继续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努力解决执行案件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让公平正义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