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平,一个个子不高,长得憨厚朴实的山西汉子,1967年11月生人,1987年11月当兵入伍,1989年入党,现为望都县公安局赵庄派出所辅警。在望都某部队服役四年,退伍后回家不久,因为一份难以割舍的特殊的感情,带着妻子从生养自己的老家山西运城回到第二故乡望都,这一回就是三十年。这个没有豪言壮语的普通汉子,三十年来,照顾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不离不弃、无微不至。他扛着的不仅仅是家庭的重担,更是一种责任,是生命的重量,是孝亲的大爱!
好儿郎精忠报国,戎马生涯屡立“战”功
1988年参军入伍后,在部队的大熔炉中,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刻苦训练,苦炼军事技能,因训练成绩突出第一年年底就担任了通讯班班长。他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儿,在他的传帮带下,很多兵都考上了军校,很多复员的战友对他念念不忘,退役后经常不远千里到驻地来看望他们的老班长。曹学平也多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士兵”、“优秀党员”。爬杆是通讯兵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四米多的杆子,他赤手空拳三秒钟爬到杆顶。
1989年带新兵训练爬杆时,因为下过雨的杆子有些滑,他不幸从杆顶摔了下来,导致右腿膝盖粉碎性骨折,定级三等甲级残疾,住院三个月后回到部队,曹学平在连队带着一个班负责烧锅炉的工作。身残志不残,他坚持学习,很快成为周庄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的命运也因此和周庄村的一位单身老汉紧紧的联系了在一起。
兵娃子驻地认亲,与孤寡老汉结下不解情缘
1989年,在一次部队组织的军民共建“学雷锋”活动中,曹学平带着几个兵和学生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遇到了周庄村的史合心老汉,史合心年近60岁,孤身一人生活。曹学平看到老汉一个人艰难生活,一到节假日休息时间,就主动到史合心家帮忙打扫卫生;农闲时帮他卖鸡蛋;农忙时节,就到田间地头帮老汉收割庄稼。
当他听说史合心从来没过过生日时,拿出每月仅有的几元津贴费为史老汉买上生日礼物,为他送上生日的祝福。史合心老人的眼中,曹学平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曹学平,也俨然把史合心老汉当成了自己的编外亲人!
携爱人认亲定居,第二故乡演绎军人大爱情怀
时光匆匆,四年的军营生活即将结束,当曹学平脱下军装戴着大红花和复员的战友们即将回归家乡时,在送行的队伍中,他看到和自己三年来早已结下深厚情谊的“史合心”老汉,孤零零地站在那儿两眼含泪,依依不舍的望着自己,曹学平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帮老汉去完成。他答应过史老汉以后一定要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还答应过史老汉一定要帮他治好多年的老寒腿......
回到山西老家的曹学平,总是闷闷不乐,一种深深的牵挂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不能放下,夜深人静时,他因为牵挂史合心的老寒腿犯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对象谭京丝看到后,问清楚了原由,跟曹学平说:实在不行咱们就一起到河北生活,咱们俩口子可以把史老汉当作自己的亲人来抚养。看到自己的对象这样理解自己,曹学平乐得一下子蹦得老高!
常言道,养儿防老、栽树乘凉,曹学平的亲生父母却坚决反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去异乡生活,更何况是给别人养老送终。曹学平想自己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父母养老不是问题,可史合心老汉无儿无女,自己作为一个党员,有义务让他分享有儿女的欢乐有孩子尽孝的幸福晚年,于是,他和对象谭京丝一起给父母做工作,苦口婆心地跟兄长们说、跟父母讲,并承诺每年至少回家两次看望父母。还求助部队和时任赵庄乡党委的领导给父母做思想工作,他的执着终于打动了家人。
终于,曹学平义无反顾地带着谭京丝重新回到了驻地望都县周庄村。
看到曹学平和谭京丝站在面前,史合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抱住曹学平,象孩子似得呜咽了起来,从此史合心正式接纳了曹学平,原来的称呼“大爷”也改成了“爸爸”,曹学平和谭京丝也在史合心老汉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婚礼,原部队的战友听说后都跑来为昔日的战友祝福。
史合心老人多年的老寒腿在曹学平两口子的悉心照料下,先后到保定几所医院就诊最终彻底康复,他心里简直乐开了花,逢人就讲学平两口子如何孝顺自己。曹学平天生有一副热心肠,他看到村里有的家庭缺劳力,遇到秋里麦收,总要对乡亲们施以援手。很快,不仅史合心老汉接纳了他,周庄的乡亲接纳了他,周庄村也接纳了他,从此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望都人。
孝心赢得邻居好口碑,尧母故里孝老爱亲传佳话
曹学平最初在水泥厂保卫科工作,后来水泥厂破产他下了岗,先后没日没夜地跑过出租车、在建筑工地打工,贤惠的妻子谭京丝给信用社做饭之余利用做酿皮的手艺摆摊儿增加收入,很快,他们从三间小破房搬到了村外新盖的大房子,还开起了一家经营日用品和土特产品超市,没过几年又在县城给儿子买了新房。
转眼史合心老人已经八十多岁,牙口开始不好,一日三餐谭京丝都要细心琢磨,合着老人家的口味去做;史合心住院期间,曹学平端屎接尿地精心照顾;天气暖和的时候,曹学平就开车拉着老人和大伯史小印去附近的庆都山看看风景……
说到曹学平,95岁的大伯史小印一直伸着大拇指:学平这个孩子好得没得挑,自从来了我们家,没让他爸爸生过气,就连我的生活起居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岁数大了,学平买了理发工具给我们理发,冬天怕家里冷,带我们去浴池洗澡给我们搓澡,从来不嫌弃!比我亲儿子都亲!……
堂姐史彦花也一个劲儿地夸奖:我这大兄弟那是真孝顺,待我叔跟亲爹一样,我家这小菜园、院里院外的力气活都是他帮着干,跟我们村儿乡里乡亲的关系处得都特别融洽,没人说不是!
从史小印大伯家出来,我们碰到了邻居曾锦淑阿姨跟曹学平热情地打招呼,问及阿姨对曹学平的看法,阿姨跟我们娓娓道来:学平这个人啊,孝顺,心细,热心肠!去年他爸卖树,买树的人砍树时伤到了一棵小树,老人心疼,让买树的人赔钱,买树的说树苗伤到了但死不了,说啥也不肯赔,为这僵持起来。学平怕老人家生气,悄悄地给买树的人塞了五十块钱,让他给了老人家就说是赔偿的……这个买树的外地人都夸学平孝顺、做事周全。年前,我孙子学校让交表格,必须两点前送到学校,家里就我和孙子两人,急的我只好找到学平,人家值了一天夜班,正在补觉。二话没说开上车就拉着我们去学校交了表!……学平在我们这三里五乡地是出了名的大孝子、老好人!
曹学平能做的这么好,离不开他的贤内助。他的爱人谭京丝是一个勤劳贤惠的女人,还是一个乐观幽默的人。闲聊中我问她:大哥这么好的人,嫂子和大哥一定没吵过架?“怎么不吵,也就这几年才不打架了!”“您俩还动手啊?”“打得死去活来!”“听您这话看您这架势一定是您打赢了呗?嫂子您肯定很厉害!”“不厉害点儿行吗?不厉害点儿在家里还能站住脚?还能有地位?……”听了她故意逗我的这些话,我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脱下军装穿上警服为人民服务是他永不褪色的信念
2017年,曹学平到了赵庄镇派出所,成为一名辅警。脱下军装穿上警服的他,一直保持着在部队时的工作作风和一名老党员不忘初心的本色,所里上下都亲切地叫他“老曹”。所长郑康告诉我们:别看老曹只是一名辅警,所里面他的岁数最大,他可是我们所里的顶梁柱。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群众基础最好!
郑所长跟我们讲述了一个案子:去年11月,山东东营公安局的同志到赵庄派出所辖区调查取证。因为是异地办案,东营公安局的同志走访之初就遇到了困难,有的老百姓直接拒绝,有的干脆就说在外地回不去,取证工作顿时难以开展,郑所长安排群众基础好的老曹带着东营公安局的同事去挨家挨户走访,电话打了无数个,嘴皮子磨破了接着说,白天家里没人晚上走访到凌晨,老百姓跟东营来的警察说:要不是老曹领着你们来,大门我都不给你们开!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诈骗犯!……三十个家庭近五十名村民的取证工作三天就完成了!
东营公安局的副局长打来致谢电话,感谢之余一直在感叹:三天,三天就能完成,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也很好奇地问老曹是怎么做到的,老曹憨厚地嘿嘿一笑:“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用善意的谎言连蒙带骗地呗!”老百姓不傻,即使是谎言也得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才有人信啊!可见,老曹在辖区老百姓眼里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90后的同事韩文乐眼中老曹是他们的好大哥:有时候我们半夜里出警,第二天早上睡懒觉醒不了,老曹都会给我们从食堂预留着热饭和鸡蛋;所里的脏活累活重活老曹总是跟我们抢着干;我们年轻人平时闲暇之余玩手机,他就拽着我们去打乒乓球,告诉我们不能沉迷游戏,要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强身健体,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老曹的故事还有很多,此次采访在他们接到出警电话后不得不告一段落。
一诺千金重,善始善终行。三十年风雨,三十年坚守,三十年孝行,曹学平用一名军警的言行阐释了人间大爱的真谛,续写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血脉相随的孝爱之道。家里家外,老曹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精神,也一直是一名老兵退伍不褪色的理想信念和毕生追求!